想发图书馆专业的核心刊,如何命题和组织文章结构比较讨喜?
给你一份网友的图书馆专业核心期刊评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注意看第17条~~来文必收,给钱必发~~) 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 评论--写得太经典了-投稿必读 分享 作者:嵩山学院 1、《图书情报工作》 评价:源自著名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享有高度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文章质量好, 被引用率最高,学术地位高;题材独特,立意新颖,独具慧眼;网站建设完善,有独立的 域名和网址,设计朴实、凝重,学术氛围浓厚,投稿系统规范、稳定、易用;电子版或网 络版文献获取的便捷程度高。 2、《中国图书馆学报》 评价:自封“中国图书馆学第一刊”,可以说名不副实或者说徒有虚名;重理论研究,轻 实证研究;取材狭窄,立意陈旧,缺乏创新;网站建设极不完善,栏目稀少,不接受电子 投稿,也没有网络投稿系统,极不方便,而且审稿周期要将近两个月(邮寄都花了一个星 期才收到),让人等得头晕;版权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在期刊网中需要通过邮件推送才能 获取全文,这是狭隘的惧怕别人超越的心理在作怪。 3、《大学图书馆学报》 评价:依托著名的北京大学,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术地位较高,影响因子名列前矛; 论文选择的标准怪异,令人难以捉摸;网站建设花里花俏,严重影响了其学术的严肃性, 唯一值得表扬的是开设有读者沙龙和其它网络论坛及博客的链接;投稿方式从打印稿到电 子稿到网络投稿,变成现在的网络投稿系统瘫痪,拒绝接收电子稿而只收打印稿,创开历 史的倒车的先河。 4、《情报学报》 评价;在情报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文章具有较高的深度,但是太讲求形式主义,一味 钻数学和计算机的迷堆和牛角尖,几乎成了情报数学或者说情报计算机学了。其它的不多 说。 5、《图书馆杂志》 评价:国内颇有名气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在学术界具有良好的口碑;文章质量高,稿件 采用率低,大约在5%左右,但是缺点是没有核心作者,不能培育自己的核心作者群;网站 建设较好,不接受电子投稿,但同时接受打印稿和网络投稿,坚持不收版面费,实属难能 可贵,而且还给稿费,实在让人敬佩,她也是国内迄今为止审稿最快的期刊之一,只需要 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可回复,只是投稿系统功能欠佳,而且系统极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改善 ;在版式方面,开本太小,不符合国际潮流,需要增加开本,增加发文的数量,而不是陷 入要不要改为半月刊的无休止争论。 6、《情报科学》 评价:这个刊物的名字取得相当的好,可以说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势;具有一定的学术地 位,文章的质量也算可以,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印刷字体,大且美观,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 的感觉,对于近视眼的读者来说,这个杂志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7、《图书馆建设》 评价:这个中国最北端的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可以说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这个杂志社的编辑的工作态度值得表扬,无论多么忙,总会给作者发送稿件是否录用的 信函;《图书馆建设》接收电子稿,回复速度亦较快,一般在30天左右用电子邮件回复, 只是版面费太贵了点。 8、《图书馆》 评价:名字简洁明了,就像湖南人的作风一样。它的封面人物是它的金字招牌,不仅为刊 物增色不少,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当然,它的缺点也不少,如只接收打印稿,审稿速 度慢,内容没有什么特色,基本上是跟着前几名的核心期刊的尾巴走,这样的路何时是了 。 9、《情报杂志》 评价:这个期刊的质量还算可以,毕竟还是核心期刊,只是要大大批判的是,它的字体实 在是太小太小了,可以说是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字体最小的一个。要省版面挣版面 费也不是这样的吧,实在应该向《情报科学》好好学习。 10、《图书馆论坛》 评价:客观地说,这个杂志的被引用率和影响因子还是能排在前几名的,可是这个杂志的 作风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所不耻。这个杂志的稿源大多来自会员单位,也就是我们所知的赞 助单位,文章质量可想而知。能保住核心期刊的位置,与金钱和公关不无关系,另一个原 因是每年的最后一期邀请国内稍有名气的老家伙写一大堆东西,简直成了老家伙的厚厚的 论文集,极尽讨好和拍马之能事,以保住核心期刊的位置。这个杂志的出路在于改革论文 稿件采用制度,改善极不人道的工作作风,同时彻底清除编辑部的那一帮FB分子。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评价:原名《计算机与图书馆》,从她的名字便可知道她致力于现代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 术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中的研究、应用和交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 办刊宗旨和原则,在业界拥有清晰的定位,享有广泛的赞誉;期刊网站的风格、特点和功 能与《图书情报工作》基本一致(属于同一家公司提供),仅接受网络系统投稿,审稿认 真,回复较快,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负责任的期刊。 12、《情报资料工作》 评价: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个情报学核心刊物,在业界望有很高的声誉,她的论文被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的机率很大,毕竟是一家人嘛,优先照顾,可以理解;没有网 络投稿系统,既接收电子稿,又接收打印稿,但是论文的审稿速度较慢,要两个月左右, 版面费较高,这是美中之足之处,不过有稿费返还,对作者来说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鼓 励。 13、《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评价:这是由天津图书馆主办的图书馆学期刊,这个刊物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毛病 倒有不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死守陈规、墨守教条;论文质量不高,刊物没有特色; 没有投稿系统,也不接收电子稿,只接收打印稿,审稿周期特长,要三个月左右,菜都凉 了,何况是心;最难忍的是,走后门发文章的人特多,看来这个杂志的编辑的职业道德很 值得怀疑。 14、《情报理论与实践》 评价:这又是北京人的一个骄傲,也是我国军工企业的一面旗帜。在外人看来,中国国防 部门和军工企业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不去安心制造兵器,保家卫国,反而把心思放在经营 这样一个情报学刊物之上。事实上,无论她的东家是谁,她并没有一丁点军事的色彩,而 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情报学大众刊物。她的封面色彩明快,内容推陈出新,在学界具有不错 的影响和口碑。虽然她的版面费很高,但稿酬也很高,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嘛,值得。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评价:这是国内唯一一种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我不知道她的魅力 何在,我只知道国内有一个有名的图书馆学博士后经常在她那里曝光,对她情有独钟,也 许是因为她的学术踏实和事业执着吧。虽然她的被接纳程度很高,但是也有许多缺陷,审 稿速度慢,发表周期长,再加上地理位置和地区发展的原因,质量顶好的大作不是很多。 16、《图书情报知识》 评价:把她放在倒数第二位,和其自身的许多因素有关。与其说这是国内一种图书馆学、 情报学两栖核心期刊,倒不如说她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内部刊物,这是业界的共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很难想像,一个作者群狭窄的刊物会有什么大的前途和发展,如 果有一天,武大的学者老的老,走的走,调的调,《图书情报知识》变成普通刊物也并非 没有可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当然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17、《现代情报》 |||------已经不是2008北大版的核心期刊--------||| 评价:本来不想开骂,可是这个杂种,却把中国图书馆学人的天空翻了个底朝天,彻底消 灭了图书馆学人仅存的那一点点自尊。说它是杂种,一点也不为过,它的内容实在是太多 太杂了,来文必收,给钱必发,图书馆学、情报学、经济学、医学、建筑学...... 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更确切地说,是看得人头晕眼花、目瞪口呆。为什么来文 必收,给钱必发?当然是要把花出去的钱捞回来呗。它原来和《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同 属于一个档次,在用钱买了个核心之后,行为有所收敛,不再在封二和封三发文了。虽然 给自己镀了一层金,其实还是那个德性,好不到哪里去。
学情报学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特别。情报学,就是情报信息学科;这两个专业本科都归结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就是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是文献信息的组织、存储、检索、咨询、分析和读者服务等相关知识学科。文献分类检索是按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资料。因为题目选定后即可按已确定文献查找的学科范围进行,通过期刊论文题名,最容易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图书情报专业优秀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信息咨询员——帮助人们查找信息和解决问题;2、图书出版编辑——在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3、图书馆员、档案管理员——在图书馆或人事部、档案部管理资料;4、信息主管(CIO)——公司企业中信息资源主管,向总经理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辅助决策等。
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目录学之间的区别,答案力求精辟、专业
图书馆学,国内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武昌文华学校,现在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由韦棣华女士从美国引入中国,传统的中国图书馆学派,则是藏书楼式的文献典藏、收集,比如天一阁。近现代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管理的学科,包括图书馆业务流程、图书馆技术、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文献服务、图书馆联盟等等。 文献学,偏历史学。包括书目文献、地方文献、历史文献等等,书目文献和地方文献也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历史文献则偏重历史学。 情报学,传统的来自于军事和文献两个部分,现在拓展到商业领域。包括军事情报、图书文献情报(跟图书馆学较为融合)、商业情报(跟商业学科较为融合)。建国后,50年代开始,以中国以科技情报为发展,相续成立了各地的科技情报所,为中国科技、工业等做情报服务、包括国外文献跟踪、翻译、分析,提取,形成对国内技术的改进和支持。80年代,美国SCIP(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成立,使情报进入商业领域(其实,在二战后,日本就以“情报立国”,在全球开展情报刺探、收集,形成了很强的情报转化率),全球开始重视竞争情报在商业中的实战。中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包昌火先生等一些从科技情报转战至商业情报的专家学者开始将竞争情报引入中国,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几年,国内逐步重视竞争情报在企业战略、情报收集、情报分析、情报传递、反竞争情报等领域的研究和实战。2010年左右,中国的竞争情报逐步形成系统化,但是由于国内环境的不同,使中国竞争情报偏理论而少实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人才加入,未来的竞争情报会越来越多实战。因此,可以看出,情报学是研究信息收集、分析、传递、反馈等一系列的学科。如今的情报学包括:图书文献情报、军事情报、商业情报、信息分析、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信息服务、信息预警等一系列方向。 个人偏好情报学。档案学,研究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存、评价、利用等一系列的学科。档案学的关键在于档案管理,比较复杂。同时,档案的收集有很多标准和操作流程,档案保存需要很多条件。档案学比较沉闷,但是对人的细心要求比较高。档案岗位在大型机关国企不可缺少,就业率还不错。 目录学,偏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对这个方面研究不多。 总得来说,情报学的范围最宽,图书馆次之,文献学第三,目录学比较窄,档案学比较专。同时,在大学科环境下,图书馆学情报学比较相近,档案学跟这两个也比较接近,图情档是一个整体的国家一级学科。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区别与联系
(1)情报学的很多理论来自于图书馆学。 (2)广义上的情报学,几乎包含图书馆学信息服务、信息检索、信息咨询、信息参考的所有方面。(3)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交叉点是: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基础理论。(4)情报学目前关注的是知识管理、知识转移、竞争情报、信息分析,主要针对企业发展、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研究; 图书馆学目前的热点是阅读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公共图书馆研究、社会大众的信息素养。 (5)情报学越来越多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社会科学理论,越来越呈现横向多领域交叉。主要有三条方向:纯技术角度(比较偏向于系统分析、设计),纯理论角度(信息基础理论、文献情报研究),综合研究(基于技术和理论的融合--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等。图书馆也越来越多的有IT人才的加入,有了数字图书馆研究、图书馆网络技术研究、信息检索技术和优化等。(6)情报学出身的人能胜任图书馆学的工作,因为视野更广。而图书馆学的人不一定能做情报学的工作。 在本科阶段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研究生阶段分两条路:一个是情报学,一个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同时,图书馆学的本科教育在国内很少,大部分都是研究生阶段才开设。 还有:楼上说的 图情学就是检索、分类,是不专业的说法。 图情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在信息服务方面。 至于命题,信息服务方面的也是很重要的。信息组织是必考科目。
去图书馆的心得体会有哪些?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图书馆不仅是传播知识、产生思想、成就人才的知识殿堂,而且是文化的所在,属于社会人文现象之一,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 去图书馆学习的重要性 1、首先,应让学生感觉到图书馆是自己的乐园。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内外的环境应根据中小学的年龄特点布置,使之安静、优雅、温馨、整洁、舒适、又不失活泼。琳琅满目的课外读物、有趣的活动资料、挂图应根据学生的志趣、爱好而提供,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既能诱导读者的学习欲望,使其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又能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感情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也就是说图书馆老师要甘为人梯,为他人做嫁衣,在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不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可视环境氛围,而且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要做到百问不厌,主动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2、其次,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图书馆是帮助自己提高学习兴趣,探求各种深层知识的基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图书馆读书的学生兴趣、目的、水平均不相同,为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实,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应该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有求必应,引导学生很快找到所需图书,必要时可以专门设立“索引咨询台”,成为学生的“活索引”。对于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给予示范性、定向性、综合性、反馈性的指导;还应与语文教师共同协调,使其给予不同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课外读物中不断提高;还可以对学生作借阅排行榜,评出一些借书量多、涉猎知识广、各科成绩名利前茅、思想品德俱佳的学生榜样,进行榜样先导,使其他的学生自觉地被同化。 3、同时,图书馆还是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人生观的阵地。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升精神世界。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时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科学产权。”
我想发图书馆学专业的期刊
供参考: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北京图书馆 北京市文津街7号(100034) 2 图书情报工作 中科院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8号(100080) 3 大学图书馆学报 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100871) 4 情报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复兴路15号(100038) 5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 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200031) 6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 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430072) 7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学会等 北京2413信箱10分箱(100081) 8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8号(100080)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 北京张自忠路3号(北京1122信箱)(100007) 10 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等 长沙市韶山路38号(410011) 11 图书馆论坛 广东图书馆学会等 广州市文明路211号之一(510110) 12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兰州市滨河东路250号(730000) 1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图书馆协作委员会等 银川市新市区同心北路(750021) 14 情报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工业大学情报科学研究所 长春市人民大街142号(130022) 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学会 天津市复康路15号天津图书馆A区(300191) 16 图书馆建设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 哈尔滨市文昌街22号(150008) 17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西安市雁塔路11号(710054) G27 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北京张自忠路3号(100007) 2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100032) 3 中国档案 国家档案局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100032) 4 浙江档案 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学会 杭州市曙光路6号(310007) 5 档案与建设 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学会 南京市青岛路1号(210008) 6 兰台世界 辽宁档案局等 沈阳市和平区南大街45号(100006) 7 山西档案 山西省档案局,山西省档案学会 太原市朝阳街222号(030045) 8 北京档案 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学会 北京市建内贡院西街8号(100005) 9 档案管理 河南省档案局,河南省档案学会 郑州市金水大道18号(450003) 10 档案 甘肃省档案局,甘肃省档案学会 兰州市城吴区和平路59号(730000) 11 上海档案 上海档案局 上海市仙霞路326号(200335) 12 湖南档案 湖南省档案局,湖南省档案学会 长沙市韶山路1号(410011) 13 四川档案 四川档案局,四川档案学会 成都市花牌坊街191号(610031)
考研:“图书馆学”VS“情报学”
教育部的学科目录是这样设置的: 12 管理学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01 图书馆学 120502 情报学 120503 档案学 图书馆学针对图书文献,情报学就是搞情报,当然目前情报学搞的大多都是基于图书期刊文献的情报,因此好多人都认为图情档是一家,但现在分开的趋势越来明显. 从就业角度考虑,建议考情报学最好,个人感觉情报学就业面是最宽的,学了情报学可以去事业单位,诸如图书馆,情报或信息研究所,更可以去企业公司,搞信息咨询或竞争情报,而且现在越大的公司越需要专门的信息人才.但如果学的是图书馆,除了进图书馆,进企业的话就难免牵强了. 另外,情报学也并不一定考高数,信息咨询等软科学方向对数学要求并不高,而且每个招生院校根据专业方向不同,专业课也不同,并不会都考数学.但如果数学和计算机基础都很好,则更容易在偏技术的情报学领域做出成绩,计算机对情报学来说是很好的工具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