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论文被拒绝时,如何的处理及应付,考验着我们作为研究人员是否有效率及产出能力。如果我们因此放弃并认为自己的论文不够好,多年的研究便会付诸流水,且将丧失自己在研究领域贡献的机会。
请看以下的统计:
一般平均水平的文章只有约11%(=1/9)的机会收到评审的推荐。——1993年APS Observer期刊,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
由此可见,论文被拒绝时发表论文的过程中很正常的事。诺贝尔将得主George Akerlof及其他八位得奖者皆承认,自己最重要的研究在出版前,曾经不止一次被拒绝出版。
遭受退件,心情自然会感到低落。我自己也曾有这样的情绪;我看到我的科技英文为作课的学生,以及许多被我访问具高影响力的研究员,都曾经经过这样痛苦过程。
当论文被拒绝时,会感到的情绪有:
1.沮丧:当我看到班上一位博士班学生已有几个没来上课时,我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2.对编辑的不满:学生会认为编辑并不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或是我的论文没有被指派给好的评审。
3.对体制的不满:例如:要用英文发表,真是够了!四篇SCI论文才能毕业,也太多了!
4.考虑换工作:“我真的适合做研究员吗”、“真的会有人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吗”
5.觉得自己应该采纳评审及编辑的意见来编修文章:看过评语后,通常会觉得评审的确有好的意见,可以让文章变得更好。事实上,重新审视并编修论文的好处是让我们发现可以改善的地方。
除了了解正常的情绪外,准备好重新投稿的计划也很重要。
有调查显示97位的博士生参与调查,有34%的人会丢弃文章,16%的人会不改变投其他的期刊,2%的人提出异议,48%的人会修改文章。
所以,当你的文章被拒后会有丢弃文章、改投其他的期刊、修改文章等选择。其实丢弃文章是最可惜的,自己研究成果虽然没被杂志社认可,但也是一番精力研究的。如果比较明智,选择修改文章再投是最好不过的了。
再投稿时对引用文献应该注意的事项:
1.小心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你引用的参考文献很有可能就是评审的文献,所以当引用别人文章时,要避免使用负面的词语。
2.别给评审其他拒绝的理由
当评审在评审中对自己的文章不太友好时会提出不符合期刊的范围或者是英文的表达能力不好。因此要礼貌的引用文献。
3.消除先前被拒绝的痕迹
在每一次的重新投稿时,最好加入新的文献,保持文章的新鲜度。编辑以及评审可通过文长得属性来查看电子格式的文章被拒绝的次数。这种文档的建立、每次修改等的日期。
推荐阅读:
这期的关于投稿被拒后的注意事项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看法或者注意事项可以来一起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