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要介绍的是关于对临床细菌室操作规范化的建议,是由卫生部北京医院张秀珍出的一份资料,下面小编就来说说主要的内容。
一、临床细菌室的建立要求
除三甲医院外二甲或以下的医院也 除三甲医院外二甲或以下的医院也必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承担临床微生物检验任务,正确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建立室内质量控制。
二、在规范化操作中被忽略的几个方面
由于细菌学报告不能即时获取,经验用药 已成为医生最主要的用药方式,而临床经已成为医生最主要的用药方式,而临床经验性选择有效抗生素必须依赖于本地区正确的病原细菌的流行动态及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监测数据。正确的数据来自于标准化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因此加强病原检测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十分重要。
三、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建立合格的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系统
1.建立标本送检时间限定质控制度并成立由病人、医生、护士和细菌室参与的监督责任程序:
2.痰标本限定留标本后1h送至实验室,细菌室应在30分钟内接种完毕;便标本应立即采集,立即接种;血液标本种入;血液标本种入血瓶后立即送检或放室温保存,切不能放冰箱;尿标本2h内送实验室,30分钟内接种完;在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时,标本应全部采用输送培基。
3.建立细菌分离率质控系统:分离呼吸道标本或可能含嗜血杆菌的标本一定要接种巧克力培基;合格的5%绵羊血琼脂; 5—10%的的CO2培养系统;培养周期24--72h。考察指标:嗜血杆菌在常规送检标本的分离率应不低于50%;
4.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不低于5—10%;卡他莫拉菌的分离率不低于2-5%。
5.如果在一周中未分离出上述苛养菌应认真查找原因。
四、临床情景
血流感染BSI
某男,心脏换瓣膜术后5天出现高热。血培养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会诊目的:是否败血症?如何排除导管相关性败血症?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对临床细菌室操作规范化的建议,读者也可参阅起来。小编已将文档上传至网页中,大家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1.注册网站,就可下载
2.关注微信公众号后联系客服获取
想要了解更多的资料、信息,可持续关注我们,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有价值、有需求的材料。为大家在科研中省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