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为大家介绍了ggplot2概述与入门,这次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关于qplot,qplot()的意思是快速作图,利用它可以很方便的创建各种复杂的图形,其他系统需要好几行代码才能解决的问题,用qplot只需要一行就能完成。
一、基本用法
qplot()的前两个参数是x和y,分别代表所画对象的x坐标和y坐标,还有一个可选的data参数,如果进行指定,那么qplot()会首先在的数据框中查找变量名,然后再到R的工作空间中进行搜索。
二、散点图
qplot(displ, hwy, data = mpg, colour = factor(cyl))
图中的装饰属性:点、点的位置、点的大小、点的
三、数据到装饰属性的映射(Mapping)
Disp映射到x坐标,hwy映射到y坐标,cyl映射到颜色
四、Scaling
把数据从其计量单位(例如油耗的升数,里程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显示要素(例如像素,颜色等)的过程,称为Scaling在右图中有几项scaling
1) 将水平坐标x映射到[0,1]区间。这里不使用具体像素值的原因是grid包替我们完成最终的转换
2) 将垂直坐标y映射到[0,1]区间
3) 由坐标系统(coord)根据x,y的组合最终定位,常见的坐标系统包括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球面映射等
4) 颜色的scaling
5)离散值的颜色scale
5个离散值时的缺省算法示意图
关于万能的qplot——基础的讲述就到这里了,上述的内容只是截取了资料中的一部分,如需获取完整的资料,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后联系客服获取。
想要了解更多的资料、信息,可持续关注我们,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有价值、有需求的材料。为大家在整理数据时省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