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英文缩写为:GICT。免疫胶体金技术使用方便快速,便于基层使用和现场使用,所有反应能在15分钟内完成,而且成本低,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不过在进行免疫胶体金稀释液的配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大原则:
免疫胶体金稀释液配制原则一、合适的离子种类和强度
免疫胶体金毕竟是一种生物活性分子。它必须在适当的pH缓冲液中稀释,并且它必须用于各种样品中。经验值为6-9。在此范围内的可选缓冲区主要是TrIS和PB,并且不排除其他类型的缓冲区。当使用的缓冲离子太强时,如大于0.2M,就可能导致释放、色谱不良或检测结果异常。离子的种类也由免疫的生物分子,如钙调素,这可能是钙离子相关。卤素离子的强度对胶体金的稳定性有着特殊的破坏作用。以教科书为基础的NaCl调试的最佳标记条件是一个例子。
免疫胶体金稀释液配制原则二、大分子物质作为胶体金干燥后均匀散布的骨架
这个其实是冻干工艺的理论基础,适用于胶体金干燥工艺,对冻干有研究的应该对这个工艺感觉很小儿科。抽真空是一个热力学吸热过程,实验表明免疫胶体金的真空干燥是一个先冷冻再升华的过程,十分类似冻干。无纺布材料的工艺由于干燥过程快,多数采用烤干的工艺,但是大分子的骨架作用仍然是对产品的释放速度和比率有很大帮助。常用大分子物质如PEG4000、PEG20000、PVP等,建议尽量从中选择一种添加使用。
免疫胶体金稀释液配制原则三、小分子物质对蛋白活性保护
蛋白储存常用的甘油、蔗糖、海藻糖、各类低聚糖等,对产品的储存稳定性有帮助,忽略这部分物质的添加可能限制产品从实验室走生产和市场。这类物质也是冻干细胞常用的。
免疫胶体金稀释液配制原则四、惰性蛋白
这类物质的功能就更复杂。首先还是保护目的蛋白的活性,也维持胶体金的胶体稳定,它们是消除非特异性的封闭物质,也起着有分散胶体金颗粒的骨架作用。常用有BSA、OVA、Casein,其他廉价蛋白似乎不太好找,脱脂奶粉个人建议不用,质量太难控制了,当然如果大家已经在用而且效果不错,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免疫胶体金稀释液配制原则五、表面活性剂
这个东西在这个产业里可是万万不能缺少,但是吸附材料已经用表面活性预处理的,也可以不拘泥于添加在免疫胶体金稀释液里。一般情况下,Tween20就可以了,其实蛋白质复性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都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