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到年底了,大家是否都在忙碌着各种总结报告呢?当然,不少人也已经在计划准备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了。今天和大家聊聊基金申请的六大失败类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前功尽弃型
这类朋友一般是刚入道者,经验不够丰富,对本学科了解还不够深入。读了几篇文献之后,感觉热血沸腾,大有可为。但经过仔细挖掘,发现已经被别人解决了。What?这么好的点子竟然被别人抢了,心里有上万个羊驼在翻腾,浪费了好几天的心血呢。
二、理想远大型
这类朋友一般也是涉世未深,乳臭未干,还没有被科研折磨过。谁说科研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砖加瓦,老子就要盖个大楼,要做就做大的。举个栗子,研究植物的想彻底解决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医学的想彻底攻克癌症;研究进化的想解决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三、赶鸭子上架型
自己本来没想报什么项目,想安心过个年。不过院里今年又下放了指标,领导也耳提面命。好吧,硬着头皮上吧。赶在最后几天好歹把文字码完了,当然了,你懂得,中标的几率也不亚于上面的一天被雷劈八次。
四、老古董型
总忙着上课,每天累死了,哪有功夫看文献啊。技术还是几年前的,高通量测序都已经成常规技术了,还打算用单基因测序,还要用挑克隆测序。
五、克隆复制型
别人在小鼠中做了研究,我可以在大鼠中试试啊;别人研究了二甲双胍对南京糖尿病人的治疗效果,我可以研究一下此药物在贵州糖尿病人的疗效啊;别人研究了辣椒的某个基因,我可以研究茄子土豆的某个基因啊……
六、粗枝大叶型
字体不一致,一会宋体,一会楷体;中英文标点混用;中英文括号混用;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口语化严重。评审拿到申请书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上天派来故意整我的吧”,那我就不客气了,差评。